查看原文
其他

三下乡·寻找力量 | 北国寻春

青年媒体运营中心 珠江青年 2022-05-09

点击蓝字关注这个神奇的公众号~

2017的夏天,寻找力量

奔赴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

赴一个遥远民族的邀约。

从南到北,60个小时,3300公里,

引这一缕情思吹渡南北三千里之遥,

穿越整个中国,

只为与你相见。

行江山千里,寻北国之「春」。

01

路漫漫其修远兮

2017年的三下乡活动开始之际,寻找力量第五季将目光投向了距离广东千里之遥的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



从‘三下乡’开始以来,我们学校的队伍大多都奔着西北去了,所以这一次,我们希望能去东北,去没有人去过的、最远的地方,看一看。”副队长潘可欣表示。“另外,鄂伦春的民族文化和我们的汉族文化存在比较大的差别,我们想通过调研去了解这种不同。”调研组组长佘铄嘉补充道。

就这样,寻找力量23名队员背起行囊,踏上了漫长的旅途。

从广东,一路途经天津、沈阳、哈尔滨,最后到达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60个小时的舟车劳顿虽然令人十分疲惫,却也将队员们的心联系得更为紧密。火车载着跨越南北的一车欢声笑语缓缓靠站,阿里河张开了她热情的臂膀,拥抱了这群年轻人。

寻找力量到达阿里河的时间是凌晨五点,阿里河旗团委干事刘佳伟却依然早早地等在了车站。他的等待驱散了阿里河凌晨的寒冷,大大地缓解了队员们初到异乡不知所措的紧张和茫然,让队员们感受到了来自阿里河的第一份温暖。在其后十五天的调研中,寻找力量的“佳伟哥”也一直陪伴着他们,给予了队伍很多帮助和支持,与队员们建立了十分深厚的感情,让他们感到在异乡里的暖意,像太阳一样,润物细无声地舒缓了他们的紧张和迷茫。


02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为了给远方的孩子圆一个求学梦,寻找力量在出发前申请了三下乡赞助活动并发起了爱心义卖行动,得到了来自校园内外的很多关注与支持。提及爱心义卖的物品收集阶段,队员们表示,虽然吃了不少闭门羹,但是慷慨解囊的同学也不少。“有同学就算是一盒铅笔,也愿意送到宿舍来,让我们带去给内蒙古的小朋友,我们特别感动。”后勤组组长刘华玉回忆道。

由于位置偏远,快递少且昂贵,队员们肩扛手提,“人肉”把筹集到的物资带到了阿里河第二小学。

寻找力量抵达时已经是暑假了,但孩子们还是为了他们的到来,冒着中午的炎炎烈日回到了学校。“感觉小姑娘们还是为了我们特意打扮过的。”刘华玉笑道。孩子们的热情和天真让队员们感受到了温暖,慰藉了这一路的辛劳。


03

鄂伦春如此多娇

成立五年以来一贯以文化寻根为己任的寻找力量今年此行的重点是对阿里河当地鄂伦春民族文化的调研。

鄂伦春族是东北地区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虽人口总数只有八千余人,却拥有着特殊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如今,在东北各民族文化之间的融合进一步深入,以及族中青年多数外出务工的影响下,鄂伦春民族文化已经走到了濒危的境地。在这样的形势下,寻找力量选择深入鄂伦春文化腹地,触摸这个狩猎民族的的文化温度,寻找文化传承的密钥。

(一)鄂伦春语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语言是民族的根基所在。鄂伦春语属于世界极度濒危语言,她没有属于自己的文字,传承十分艰难。虽然当地对鄂伦春语的保护工作从未停歇,但是它仍然处在迅速流失的状况中。如今,仍在使用鄂伦春语的人已寥寥无几。

在鄂伦春族语言文化研究所工作的凯鲁罕老师接受了寻找力量的采访。她表示,目前能够熟练掌握鄂伦春语的族人以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主,青年人多数是会听不会说。学校虽然开设了鄂伦春语的兴趣课堂,但可能是因为没有考试的压力,鄂伦春语在学生中的教学和推广并不算顺利,能够听说鄂伦春语的学生仍然不多,保护形势依然不容乐观。“语言是一个民族的象征,一个语言的消失,就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消逝。”凯鲁罕老师的话中透露出了忧虑。



普通话的普及为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提供了桥梁,大大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团结,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少数民族语言的传承与发展。我们希望能够找到保证鄂伦春与其他民族充分交流,同维持自身文化传承之间的平衡点,让我们的后人也能听见这诞生于森林的怀抱的美丽的声音。


民族的文化与民族所处的地域密切相关。

游猎在东北山林中的鄂伦春,

即便是已经高度汉化并定居了下来,

也仍然有人在守望着,

这个古老民族与山林野兽相伴而生的曾经。



(二)桦树手工艺文化

桦树手工艺文化是鄂伦春十分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文化。利用东北盛产的桦树,原本粗笨的树皮在心灵手巧的鄂伦春人手里,经过纯手工的蒸煮、挤压、缝制、刻花等工序,变成了精美细腻的桦树皮手工艺品。

在鄂伦春族人孟英梅奶奶家里,奶奶花了一个下午,认认真真一针一线地为队员们演示了桦树皮盒子的制作过程,并将最后制成的盒子送给了寻找力量。


(三)仙人柱

提及内蒙古,大多数人的印象中都会有蒙古族居住的蒙古包。而鄂伦春族游猎时代居住的传统民居外形与蒙古包有几分相似,却与后者截然不同——据鄂伦春人白色柱爷爷介绍,那是用桦树皮和木头搭建的三角形“木屋”,鄂伦春人称它们为“仙人柱”,意为“木杆房屋”。

目前,鄂伦春族基本已全部定居下来,仍然矗立的仙人柱,绝大多数已不再有人居住,仅仅只是作为特色景观使用。现在,白色柱爷爷已经是托扎敏乡唯一一个精通仙人柱的搭建的族人了。


(四)狍皮

狍皮制作传承人关继花老人向队员们展示了她制作的狍皮衣物。

游猎时代的鄂伦春缺少制衣的布料,于是兽皮成了他们御寒的主要力量。小小一片狍皮,包覆的是一个民族数百年的发展与变迁。



大兴安岭多桦树,

鄂伦春便与桦树结下了不解之缘;

山中没有布料来源,

于是鄂伦春人选择了狍皮。

文化中承托的,

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跋涉中学会的

与自然相处的智慧。




04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结束半个月的调研后,最令队员们念念不忘的是一路上感受到的阿里河的热情与温暖:陪伴了他们一路的佳伟哥、为他们缝制桦树皮盒子的孟英梅奶奶、环游世界的白色柱爷爷……还有那在鄂伦春、鄂温克、蒙古以及汉族等不同民族文化的浸润下,催生出的大东北独特的饮食文化,与南方这边的饮食文化截然不同,但都各具风情,一样令人流连忘返

这一路当然不可能只有欢声笑语,来到遥远异乡的队员们也遇到了很多困难。

即使时值盛夏,高纬地区的阿里河昼夜温差也非常大,夜里寒冷如冬,冰冷的自来水寒意刺骨简直能把人的手彻底冻僵。

在考察布苏里军事基地时,基地地下甚至到达了零下五度的低温。在攀爬油罐的途中,队伍的摄影器材还险些丢失在了地下。

队员们相互扶持的力量最终战胜了种种艰难险阻,圆满完成了调研任务。

共同下乡的经历将这些原本来自不同学院、年级,互不熟悉的同学紧紧牵系到了一起。“我觉得,我在这次下乡中最大的收获应该就是认识了我们的二十多个队员了。大家一起去做同一件事,能够消除彼此间的陌生和隔阂。” 队员柏耀万说。


一起洗过的大澡堂,

一起手牵手唱过的歌,

一起踏过的千山万水,

伴随着大兴安岭群山之中

鄂伦春悠远的歌声,

最终渐渐沉淀,

成为寻找力量的队员们心中珍贵的回忆。



【往期回顾】

  1. 三下乡· 骄阳 | 绵绵异乡雨,依依下乡情

  2. 三下乡·即路 | 既行之路,“绿色”马图“红色”情怀

  3. 三下乡·行者 | 行于天地,找寻文化

记者:许馨之 关若晴

图文来源:寻找力量

编辑:陈佩珊 黄一淇 林欣欣

监制:青年媒体运营中心


┄┅┄┅┄┅┄┅┄┅┄┅┄┅┄┅┄

珠江青年

给你带来珠江一手资讯

共青团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委员会

团结 奉献 高效 创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